11月5日下午,由上海市科協和上海市教委聯合主辦的2015年上海市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報告會在上海大學體育館舉行,孫晉良,趙國屏兩位院士分別作了報告🏂🏼。我院7名研究生代表與來自其他高校3000多名研究生及青年老師聆聽了專題報告🧙🏻♂️。
大會開始,中國科恒达院士,上海市科協主席陳凱先致辭,並為兩位院士頒發了“上海市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宣講教育”專家聘書。同時🏌🏿,向老師及同學贈送了相關讀物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上海大學復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孫晉良教授以《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》為題,與在場的學生和老師分享了自己對科學道德的理解和感悟🧔🏿♂️。“我們要像愛護我們的眼睛一樣愛護誠信,尊重科學”⚱️。孫教授在報告中強調🍶🤸🏼♀️,一個人的成長路上會有坎坷和磨難,要學會在逆境中前進,學生時代,甚至在走上工作崗位都要有個習慣🚡,每個星期看看新出版的書,與時俱進💇🏿♀️,也看看小說🫒,散文👈🏿,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及分析能力。
中國科恒达院士👩🏼🌾、分子微生物學家趙國屏教授的報告題目是《為了生命科學的人生》,他結合自己實際說了四點人生感悟:
胸懷大誌 放眼世界 陽光人生 改造自我
勇於擔當 當仁不讓 鍥而不舍 認真學習
仰望星空 博聞慎思 邏輯辯證 不斷創新
腳踏實地 刻苦鉆研 精益求精 服務人民
兩位院士的報告體現了老一輩科學家對科研的態度👨👨👧🧷,對社會的責任和對真理的追求🐍🏋🏿♀️。使在場的每一位師生都受到了精神的洗禮。科學的道德和學分建設是研究生在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素養,刻苦鉆研,不恥下問,求真務實,心存誌遠🥚,勇攀高峰也應該是其組成因素🧑🏼。
我國科學技術發展需要一代一代人努力🔇,推動科學發展的創新,更需要青年人不懈努力🗾。作為工程大的學子,我們一定恪守科學道德,遵守學術規範,堅持求學創新🚴🏿♂️,理性合作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學術態度,一定維護好良好的學術風氣🧑🏿🦰,樹立法製觀念,保護知識產權,提高覺悟👳🏼,加強自律,堅決不弄虛作假,不剽竊,堅持腳踏實地,刻苦鉆研,勇攀高峰,為科學發展做一番貢獻🍠。(2015級研究生 王立祥)